龙生九子,各具特色,九子虽非龙,却各有其独特的喜好。即便是龙,亦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继承其雄姿英才,更何况是普通的凡人呢?因此,亲兄弟姐妹间性格各异,甚至在某些方面差异显著,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更不能单纯因为某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异,就认为另一个孩子就一定不好。父母的心,永远是包容的,手心手背都是肉,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,他们都希望孩子过得幸福,无论付出多少都愿意为之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,这份情深,世人皆知。
然而,在封建社会,尤其是帝王之家,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我们今天理解的那般亲密。特别是帝王家庭,亲情有时不过是形式上的存在,几乎没有约束作用。那些极为残忍的行为,如父亲杀子、子弑父、母亲害女、女坑母等丧尽天良之事,在那个时代的历史中屡见不鲜。究其原因,权力斗争中人的自私本性被无限放大,只顾自己利益和快乐,往往置他人于死地。但即便在这样的时局下,父母将孩子丢弃的例子却相对稀少。一个相对鲜明的例子就是唐朝李渊的儿子李元吉。
展开剩余77%李渊的儿子李元吉在出生时由于相貌丑陋,生母窦氏无法接受,甚至一度考虑将其丢弃。窦氏当时无法忍受这个孩子的模样,决定让侍女陈善意将其遗弃。但陈善意是一个心肠柔软的人,尽管命令是让她将孩子扔掉,但看到李元吉在襁褓中哇哇大哭,心中不忍,便将其救回,偷偷抚养。几年后,陈善意无法再继续隐瞒此事,最终将李元吉的事情告诉了李渊。李渊觉得无论孩子多么丑陋,毕竟是自己的骨肉,于是和妻子窦氏商量后,重新将李元吉接回抚养。
李渊不仅是一个多产的帝王,且一生始终未停过“造人计划”。即便在后来被李世民迫退之后,李渊依旧为李世民生下了很多弟弟妹妹。在李渊众多的妃子中,最为影响深远的便是他的皇后窦氏。窦氏不仅出自显赫的门第,她的父亲窦毅乃是北周的王侯,而她的母亲则是北周的襄阳公主,算得上是贵族中的贵族。
窦氏自小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与智慧,史书中有记载她一出生就头发浓密,长到三岁时,头发已与身高相当。她不仅天资聪慧,且为人仁爱孝顺,礼仪周全,具有非凡的才华,甚至能一眼看出事物的细微之处,记忆力极其惊人。她的舅父北周武帝宇文邕特别疼爱她,还特别准许她在宫中生活。到了适婚年龄时,窦氏的父亲窦毅为她物色了许多青年才俊,最后李渊凭借卓越的射箭技艺脱颖而出,成为了窦家门中的乘龙快婿。
李渊和窦氏的婚姻非常幸福,窦氏对文书墨宝有浓厚兴趣,也擅长书法,李渊非常欣赏她的才华,她也成为了李渊的贤内助。她不仅能够模仿李渊的字迹,且达到了几乎以假乱真的程度。窦氏先后为李渊生下了四个儿子,分别是李建成、李世民、李玄霸和李元吉。然而,在这四个儿子中,窦氏最不喜欢的便是李元吉。
李建成、李世民和李玄霸都长得英俊潇洒,仪表堂堂,唯独李元吉出生时却极为丑陋,令窦氏无法接受。窦氏一度认为李元吉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,她无法忍受李元吉那副模样,决定将其弃之不顾。窦氏命令侍女陈善意将李元吉丢弃,但陈善意心地仁慈,看着襁褓中的李元吉哭泣,心生怜悯,于是她偷偷将其救回,尽心抚养。
陈善意偷偷养育了李元吉一段时间,终于因实在无法隐瞒,将此事告诉了李渊。李渊听后,认为不论孩子如何,毕竟是自己的血脉,便和窦氏协商,将李元吉接回家中抚养。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李元吉在成长过程中竟表现出极为暴虐的性格,最终亲手致死了陈善意。
李元吉在长大后表现得越来越残忍,李渊便将其派往边疆以求磨炼,但结果适得其反,李元吉不仅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训,反而更加肆意放纵自己。由于当时娱乐活动有限,李元吉常与仆人和妻妾们一起模拟战争场面,这些宫中人虽然以为能表演出战争,但缺乏真战的经验,导致了多人死伤。陈善意作为李元吉的乳母,看不过去,便劝说他应适可而止,不要如此草菅人命。
然而,李元吉性格叛逆,对于陈善意的劝告毫不在乎,反而为了让自己耳根清净,下令将陈善意活活打死。此举实在令人发指,恩将仇报,李元吉的行为可见其内心的冷酷与残忍。如果没有陈善意当年将他从死亡线上救回,或许李元吉早已成为野兽的口中餐。尽管他后来追悔莫及,并私下追谥陈善意为“慈训夫人”,但为时已晚,弥补不了当年的残暴行为。
李元吉依仗着自己的身份,胡作非为。他试图借着李建成的权力来维持自己一生的富贵,不惜挑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。但最终,他还是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,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中,李元吉和李建成双双被杀,命运如此悲惨,令人唏嘘不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